数字普惠金融兴起 “缺数据”成发展“痛点”

2021-04-20 21:47:57来源:[db:来源]作者: [db:作者]阅读量:

  面对庞大的普惠金融客户群,传统信贷模式已难以奏效,在疫情的助推下,“无接触”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正蓬勃发展。然而,银行业内人士表示,发展数字普惠金融,技术并非难点,数据短缺才是最大的“痛”。

  银行发力数字普惠金融

  记者调研发现,传统信贷模式下,一位银行客户经理最多同时跟进20笔贷款业务,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总量已超过1亿户,面对如此庞大的普惠金融客户群,传统信贷模式难以维系。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,面对面交流沟通、金融业务办理等受到限制,对数字普惠金融的需求更为迫切。

  在此背景下,近年来各家银行纷纷加大投入建系统、设模型、搭平台、推出线上产品,加快发展数字普惠金融。

  例如,2020年,中国银行推出“中银企E贷·信用贷”线上“非接触式融资服务”,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延期还本付息,帮扶小微企业复工复产。

  农业银行加快首贷、续贷、信用贷款、中长期贷款等领域的线上产品研发,上线小微客户服务平台、小微业务经营管理平台、小微企业客户行为风险识别系统,建立“模型+客户”双重管理、“线上+线下”统筹协调的小微线上业务贷后管理模式。

  工商银行加快“数字普惠”升级,完善“经营快贷”“网贷通”“数字供应链融资”三大重点线上产品;完善数字供应链融资工具,研发数字信用凭据、“e链快贷”等产品;提供线上“无还本续贷”服务,2020年累计为7万多家小微企业提供400多亿元的续贷支持。

  建设银行打造“小微快贷”“个人经营快贷”“裕农快贷”和“交易快贷”四大线上产品体系,研发上线“智慧工商联”服务平台,构筑线上全流程监测预警防线,持续提升模型风险管理水平。

  中小银行也在数字普惠金融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。例如,江苏南通农商银行建设了智能决策系统,实现200万元以内小微信贷业务全流程自动化处理。齐商银行研发了“纾困e贷”纯线上信贷产品,客户从手机上发起借款申请,融易资讯网(www.ironge.com.cn)消息 ,十几分钟内就能完成审批放款。江西银行推出了“手机秒贷”“云企链”“掌上微贷”“微企贷”等信贷产品。赣州银行打造小微“信贷工厂”,加快推动小微授信业务标准化、线上化、集约化经营。

  数据缺失成短板

  “只要有数据,我们就可以开发相应的普惠金融产品,服务对应行业的小微企业。但是‘缺数据’,是银行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最大的痛!”一家国有银行山西分行的负责人说,“普惠金融不仅仅是银行的事情,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,尤其是数据支持。”

  “医保贷”是多家银行已经推出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,该产品主要服务药店、专科医院等小微企业,以医保卡刷卡交易年累计总金额为数据支撑,提供信用贷款服务。但调研发现,银行很难得到该产品所需的医保交易数据。

  数据安全问题可能是医保部门的担忧所在,但银行认为,这个问题实际上能够解决。

  “银行并不需要拿到医保交易的原始数据,只要在客户授权的基础上,能够到医疗保障部门查询数据即可,数据安全是能够得到保障的。”上述负责人说,尽管如此,银行从医保部门获得数据支持是非常艰难的,因此“医保贷”系列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很难获得大规模发展。

  调研发现,在浩如烟海的数据类型中,社保、用电、用水、用工等信息是能够反映小微企业经营情况的有效数据,但银行获取这些数据存在多重障碍。尤其是,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用电、用水数据“收集难”,是摆在各家银行面前的大难题。

  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的普惠金融事业部负责人表示,国家电网负责全国26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的供电服务,但有的国网营业厅归总部管理,有的归分公司管,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不统一,导致数据并没有打通汇总,所以银行现在没有渠道能够获得国家电网的全部用电数据。

  “相较于用电数据,用水数据来源则更为分散。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自来水公司,甚至有的城市有两个。数据来源分散导致收集企业用水数据的难度很大。”上述负责人说。

  此外,数据引入的巨额开支也让许多中小银行望而却步。调研发现,一些大型银行一年的数据引入费用可以高达数亿元,但一些城商行每年的数据引入资金只有几十万元,相对于数据需求来说是杯水车薪。

  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负责人表示,银行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,特别是当前发展线上业务,要对企业进行立体画像,对企业 “大数据”的需求越发迫切。目前,除了央行征信和银行内部数据以外,小微企业数据主要分散在工商、司法、海关等政府部门,条块和部门分割,整合利用率低,且大多不对外开放,银行获取数据成本高、难度大、渠道不通畅,数据碎片化问题普遍存在。

  而数据质量和丰富度、真也实性亟待提高。

相关文章

热门文章